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国家工作要求,我委会同省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专项工作机制成员单位就2022年度工作情况进行梳理总结,并提出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全面统筹推进粮食节约与反食品浪费工作
(一)建立工作机制。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的决策部署,发挥专项工作机制统筹协调作用,省发展改革委、中共山西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印发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专项工作机制方案的通知》(晋发改资环发〔2022〕316号),建立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专项工作机制,研究部署重点工作,调度和推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评估各领域目标完成情况,协调解决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问题。省发展改革委、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省商务厅和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贯彻落实〈反食品浪费工作方案〉和〈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近期工作要点〉工作的通知》(晋发改资环发〔2022〕306号),督促各部门对照任务分工抓好贯彻落实,切实做好我省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根据中央和国务院关于粮食节约的有关要求,省发展改革委和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联合印发《山西省粮食节约行动实施方案》(晋发改经贸发〔2022〕103号)。
(二)执法监督。加强临期食品销售日常监督检查。各市指导食品经营者对临近保质期食品管理处置形成日常经营管理制度,将销售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分类管理,作特殊标识或集中陈列出售。督促食品经营者做好临期食品的管理处置工作,定期对销售的食品进行自查,及时清理临近保质期或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检查中发现临期食品销售存在管理漏洞和安全隐患,督促其及时整改,情节严重的予以处罚。
(三)制定完善节粮减损标准规范。加快推动粮油标准化建设。小杂粮分委会加快编制《豆类储藏技术指南》《谷类储藏技术指南》2项地方标准,屯留库、晋城库建设绿色储粮标准化试点,推进粮食储存环节节约减损。组织参加国家局节粮减损重点标准解读,强化标准应用实施。
(四)构建粮食损失浪费监测评估体系。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印发2022年山西省主粮作物机收损失监测调查方案的通知》(晋农机发〔2022〕8号)。开展粮食储存环节损失损耗调查,组织市县开展农户储粮和粮库仓储环节粮食损失损耗调查,加强业务指导与沟通协调,科学评估粮食损失损耗率,确保调查结果经得起推敲论证。国家局简报第88期专题刊登“山西省深入落实《粮食节约行动方案》聚焦重点环节推进节粮减损工作”,工作成效在全国范围内获得宣传。
二、全链条实现粮食节约与反食品浪费
(五)强化农业生产环节节约减损。召开全省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会,实施种业振兴“五大行动”,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96%以上。组建1703人的专家团队、项目工队、营销战队,下沉一线,办实事解难题。开展“机田证(高性能农机、高标准农田、高素质持证农民)”一体化试点示范。全省农业生产托管面积超过3000万亩,服务农户260万。积极推进主要农作物收获装备提质增效,组织实施了山西省农业机械化技术集成示范基地项目。截至目前,在全省建立主要农作物示范基地11个,引进各类收获装备16台;创建粮食作物收获机械化技术示范点5个,河津市引进了中联4LZ-10BZH型联合收割机,其他示范点正在选型中。重点抓好农机合作社和农机操作手两类培训,以广播、标语、微信推送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减损就是增产”理念,引导农机合作社和农机操作手因时因地制宜选择合适机具和机收方式,确保机械化收获提质减损。
(六)加强粮食储存环节减损。切实发挥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作用,积极推广科学储粮技术,优化物流运输方式。向各市下达《关于积极发挥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作用服务保障粮食收购工作的通知》,加强产后服务中心摸排调研和运营指导,为农民提供粮食清理烘干、储存销售等服务,切实减少粮食产后节约减损,保护种粮农民收益。深入调研企业科学储粮技术应用实际和存在困难,开展全省科学储粮技术经验交流,指导企业仓储保管人员低耗能、高效率使用配套绿色安全储粮技术,促进储粮环节节粮减损。
改善烘干条件。在侯马、新荣、朔城、盐湖、平陆创建5个粮食产地干燥机械化示范项目县。目前,各县已印发了实施方案,盐湖区、侯马市已分别引进华南农大研制的5HPST-50型双塔粮食干燥机和郑州万谷150T/D型烘干机,其他县正在引进装备中。
积极推进粮食高标准绿色仓储提升行动。将绿色仓储提升行动纳入我省“优质粮食工程”整体谋划,确保粮食储存环节节约减损。以满足储粮新技术应用要求为主要目标,通过实施提升、改造仓房设施项目,提升政府储备仓房的气密和保温隔热性能,不断改善粮食仓储条件。在满足基本储粮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所处的储粮生态条件和仓房类型,以及运行成本、管理需求等因素,因地制宜推广应用内环流控温、生物综合防治等保质保鲜绿色储粮新技术。在前期储备项目的基础上,加强统筹谋划,经市县逐级申报,省级审核把关后,建立了项目储备库。
(七)遏制餐饮消费浪费环节。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印发《关于在餐饮服务行业全面开展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通知》《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专项工作机制方案》等政策文件、地方标准,出台《山西省预防和制止餐饮浪费规定》、全国首部机关运行保障条例即《山西省机关运行保障条例》,专门增加制止餐饮浪费的条款,并将每年1月定为全省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餐饮浪费宣传月,推动在全省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积极推进机关食堂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印发《关于率先建立实施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成效评估和通报制度的通知》(晋管发〔2022〕81号),明确总体要求、主要目标、评估主体、重点任务、结果运用、保障措施等内容,进一步提升全省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质量和成效。
省市场监管局积极推进学校食堂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印发《关于加强秋季开学学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强化学校食品安全监管,严防严管严控学校食品安全风险,部署学校食堂制止餐饮浪费工作。要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节约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要求,指导学校食堂规范操作,加强食品采购、贮存、加工等关键控制点管理,防止因食材贮存和加工不当造成的浪费行为。坚决禁止和严厉打击以减少浪费为借口,使用腐败变质、超过保质期食品和回收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
(八)推进节粮减损科技创新。省科技厅制定《山西省“十四五”有机旱作和现代农业产业新技术规划》。规划兼顾我省产业发展急需性、科研前瞻性、战略性和紧迫性,围绕现代种业创新、旱作技术创新、现代农业装备、农产品深加工四大方向,探索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防止食品浪费提供科技支撑。
实施科技研发计划项目,加快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省科技厅发布《组织申报2021-2022年度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有机旱作农业和现代农业领域)项目的通知》,重点支持现代种业技术创新、旱作技术创新、农机装备升级、特优农业等26个方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旨在推动现代种业、智慧农业、功能农业、设施农业、农机装备及农业基础研究等领域自主创新。在2022年公布的20项立项项目名单中,黄花菜种质保护利用及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山西耕地质量演变与提升关键技术研究、农业废弃物厌氧发酵循环增值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特优”农产品功能化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多个项目涉及粮食节约和反浪费。发布《关于组织申报2022年度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现代农业领域)项目的通知》,新增了山西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山西特色资源精深加工工艺研究与功能食品开发等多个食品相关研究方向。
建设和优化重点实验室。省科技厅建设了中兽医药现代化、畜禽遗传资源发掘与精准育种、草地生态保护与乡土草种质、黄土高原食用菌等一大批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同时,筹建了杂粮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马铃薯综合应用研究、食醋发酵科学与工程、功能农业(食品)等一批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农业大学与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成立了“杂粮联合研究中心”,为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农业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提高粮食综合利用效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九)加强宣传教育引导。结合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周、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等活动,将粮食流通环节的节约减损标准、绿色仓储适度加工等新技术、产后服务中心等社会服务以及指导农户科学储粮等作为重点宣传内容,创新宣传形式,拓展宣传渠道,营造浓厚氛围,不断提高粮食节约减损意识,切实减少粮食产后损失,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省广电局对反食品浪费相关标准、技术和知识进行宣传普及,大力宣传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先进典型,凝聚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的社会共识。山西广播电视台制作播映了一大批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主题的节目栏目和相关新闻宣传报道,为全省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营造了良好氛围。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我省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推动完成我省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任务。
一是充分发挥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专项工作机制作用,研究部署重点工作,统筹协调推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评估各领域目标完成情况,协调解决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问题。
二是从粮食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餐饮等方面全链条推进粮食节约与反食品浪费工作,为做好全省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夯实基础。
三是持续推动粮食损失和食品浪费监测、调查、分析和评估,有力有序推动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采取措施和行动加强餐饮行业管理,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反食品浪费情况监督检查,依法处理食品浪费行为。
四是加大粮食节约减损宣传,提高群众爱粮节粮意识。鼓励开展全社会反食品浪费群众性活动,旗帜鲜明反对铺张浪费不良风气,引导公众树立正确饮食消费观念,营造爱粮节粮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