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社会民生 > 正文内容

让普惠托育“托得住”更要“托得好”

2025-01-02 16:24 来源: 长治日报

   “幼有善育”关乎万家幸福,更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从“幼有所育”到“幼有善育”,对于激发“生”的意愿、解决“育”的难题、减轻“养”的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小托育,大民生。自2023年底被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试点市以来,我市聚焦缓解群众“入托难”问题、减轻群众“入托贵”负担、增强群众“托得好”信心目标,实施“服务供给扩容、群众托育减负、质量安心创优、专业人才支撑、数字技术赋能”五大工程,优化托育服务精准供给,用“小托育”托举民生“大幸福”、发展“大支撑”。

“愿意生”更要“生得起”。人口发展是“国之大者”,生育政策关系千家万户的和谐幸福。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陆续出台了“一揽子”支持政策,推动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积极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对实现人口出生率稳中有进具有重要意义。不少育龄家庭不愿生、不敢生的主要原因,就是高企的子女抚养成本,特别是3岁以前的婴幼儿托育服务成本居高不下。因此,健全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有效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等,对解决不少育龄人士“望而却步,想生而不敢生”问题能起到积极作用。

有地托更要“放心托”。0~3岁婴幼儿属于“最柔软的人群”,构建高质量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需要社会多方共同发力,给最柔软人群以坚实的守护。目前,我国托育服务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家附近找不到托位”“价格贵”“服务质量不高等供需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让普惠托育方便可及,要多举措增加普惠性托育服务供给,通过社区嵌入式托育、用人单位办托、家庭托育点、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幼儿园托班等多种服务模式,有效扩大托育学位供给,让越来越多家庭实现入托可及。

托得稳更要托得好。托育服务对场所环境和设施、师资水平和专业能力等要求较高,因此托育服务的规范性和专业性至关重要。为确保托育服务质量,让婴幼儿家庭托得好,要加快制定全周期的标准,涵盖托育服务场所、软硬件、服务人员、课程标准、餐食等各环节,促进托育服务规范化。同时,加强对托育机构的监管,建立严格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定期对托育机构的卫生、安全、师资等进行检查评估。还可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与托育机构的联系与合作,探索医育结合模式,为婴幼儿提供更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服务。

幼有所育,众望所。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一起努力。只有多措并举加快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把力量动员起来、机制运转起来、资源整合起来,才能让普惠托育服务更快、更精准抵达千家万户,不仅起家庭幸福,更起民族未来。


长治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   联系电话:0355-3036211
晋ICP备05005523号 网站标识码:1404000053 晋公网安备 14040202000077号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