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潞州区锚定打造区域消费中心目标,以政策赋能强基、环境优化固本、场景创新扩容为路径,全面激发消费活力、提升消费能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政策赋能,夯实消费根基。坚持惠民生与促消费同频共振,以“真金白银”补贴与公共服务优化双向发力。聚焦汽车、家电、家居家装等大宗消费领域,简化补贴流程,推动政策红利精准滴灌经营主体与消费者。今年一季度,全区家电、3C数码、电动自行车同比增长32%。同步推进民生保障工程,通过扩大高质量就业、提质教育医疗养老服务、精准帮扶困难群体等举措,多渠道拓宽居民增收路径,缓解中低收入群体压力,实现从“能消费”向“敢消费”转变。
生态优化,筑牢消费信心。构建“嵌入式维权服务站+1公里维权圈+1小时响应机制”立体化监管体系,设立87个维权服务站,推广ODR在线纠纷解决模式,实现消费投诉即接即处。开展“优化消费环境·共筑满意消费”专项行动,高标准建设12315消费服务站,培育放心消费圈,强化产品质量抽检,严打侵权违法行为,打造“投诉不出圈、维权在身边”的安全消费生态。
场景创新,激活消费潜力。以“文旅+商业+夜经济”为突破口,打造多元消费新场景。文旅融合方面,深挖历史文化资源,创排《潞州别驾》《秦琼卖马》等沉浸式实景剧,融入堆锦、潞酒等非遗技艺及潞州古乐展演,打造“可触摸的文化消费”体验;特色街区建设中,升级炉坊巷、甜水巷、省建巷三大活力街区,活化模具磨料厂、黑龙潭、紫坊农贸市场、城隍庙四大特色片区,形成“一街一景、一区一品”地标矩阵。夜经济发展上,依托“三河一渠”水系资源,以太行公园为核心,沿河布局“夜间景观+餐饮+娱乐”业态,沿漳泽湖发展水上娱乐、马拉松等体验项目,做强环湖经济圈。
载体升级,构建全域格局。按照“东西南北中”空间布局,推进消费载体全域提质。景区强链方面,做活滨湖-环城水系活水开发、二贤庄-观音堂-申家大院-上党门-城隍庙古建活化利用、老顶山-塔岭山秀山强旅三篇文章;商圈扩容方面,实施英雄台城隍庙商圈升级、里外里商圈提档、吾悦广场南部商圈引进等五大工程;街区提质方面,打造滨河休闲茶酒吧、正则美食街、紫坊农贸夜经济街区等六大街区,形成“一街一主题”消费矩阵。
产业提质,强化服务支撑。瞄准专业化、高端化方向,做大科技服务、现代金融、智慧物流、跨境电商等产业集群。构建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吸引金融机构设立区域总部,发展数字金融、科技金融、普惠金融,打造晋东南金融活力之城;推进长治铁路物流中心、山西长铁绿能物流园等项目建设,提升智慧物流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效应。